SEARCH

海巡署彰化艦今交船 鎮海武器取代40快砲

台船公司為海巡署建造6艘1000噸級巡防艦,首艘彰化艦完成驗收,在基隆廠舉行交船儀式,另第2艘台中艦也在舉行下水典禮。新造的艦艇耐浪性更強,並搭載中科院開發的鎮海武器系統,取代40快砲,可裝載42枚2.75吋火箭彈,負責水面近戰防禦任務,具威嚇與攻擊的能力。


聯合典禮儀式由台船公司總經理魏正賜及海洋委員會海巡署副署長許靜芝共同主持,第二艘台中艦邀請許靜芝夫人黃惠敏女士命名與擲瓶。

海洋委員會海巡署為了加強巡邏台灣海域保護漁民與更新老舊船艦,籌建6艘1000噸級巡防艦由台船公司承攬,首艘彰化艦10月27日完成驗收,今天在基隆廠交船。

新造1000噸級巡防艦滿載排水量2167噸,船身全長98.5 米、寬13.2米、深7.6米,船速可達24節,相較過去1000噸級巡防艦更長、更大,耐浪性更強,同時也具備夜間海上搜救能力,在海象風浪5級狀況時可持續且有效供直升機緊急起降;另配有新式衛星寬頻網路系統,能提升各艦與陸基通訊與即時資料的交換。

武器系統方面,搭載中科院開發之鎮海武器系統,取代40快砲,該系統射程約10公里,可裝載42枚2.75吋火箭彈,負責水面近戰防禦任務,對射距內目標具威嚇與攻擊的能力。

系統具備遙控與集火模式射擊,搭配熱顯像系統,以及選用夜間照明彈,可強化海上嚇阻及夜間搜救效能,全天候擔負船艦警戒任務,降低人員臨戰風險,節省人力操作。

為強化蒐證及搜救能力,設置夜視系統,可於惡劣海象下執行全天候監視作業,另配有飛行甲板,可供空勤總隊直升機起降,進行人員運補及傷患後送等作業。

此外,也配備4支水平射程達120米的高壓水炮,在東北季風期間海象惡劣的海域執行護漁及查緝走私偷渡等勤務,可有效打擊越界作業的漁船。左右兩舷配有兩艘最高航速35節的警備救難艇,可從母艦放下執行救援及緝私任務,有效提升我國海域執法與護漁能量,更兼具執行海上救難任務。


本文原始來源(另開新視窗)

發佈日期:2022/11/18 11:26:10       更新日期:2022/11/18 11:26:10



回前頁